返回

正阳街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最后的正阳街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大家相互问候着,多日不见再见面都觉得倍感亲切。

    “老李,你也签字了?你这钉子也不硬啊。”刘阿姨见李大爷也在,就和他开玩笑。

    “开发商和我儿子商量好了,要分包给他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工程,所以,我儿子就不在乎房子分得多少了,我也就同意签字了。”李大爷很开心“我前天签的字,是正阳街上最后一批人。我儿子也给我租好房子了,聚会结束我就要收拾东西搬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搬出去也好,这街上的房子都拆差不多了,没拆的也什么人住了,你们老两口儿在这儿住着也不安全。”钱奶奶说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回迁楼过完年就开槽了,估计明年夏天就能建好,明年冬天,我们就能搬回回迁楼。到时候,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又能凑合在一起了。”吴大爷说。

    说到回迁楼,人们都兴奋起来“是啊回迁楼虽然先建,可是等我们搬回来,这片儿差不多就建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好的,要在这里给我们建个大型超市,我们一出门儿,就能买生活需要的所有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呦……超市里的东西老贵了吧?那咱们能吃得起?我还是习惯去菜市场,东西不贵,菜还新鲜,还能讨价还价。”

    “受罪的脑袋,你家拆迁也没少赔钱吧?留那些钱干嘛去?我们这把年纪了,也该享受生活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说的也是啊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,市政府不让动老槐树,开发商就把老槐树这里规划了个小公园儿,到时候,我们还能聚在一起打打牌,下下棋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啊,日子还是以前的日子,可环境更好了,这不是好事儿吗?”

    每个人,对正阳街的未来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。

    “你们发现没有?回来参加聚会的都是我们这些老家伙,孩子们一个都没来。”钱奶奶忽然说。

    “他们忙啊,”刘阿姨说“要上班,要挣钱,就算周六日也忙得很,要美容,要购物,要交际,兴致来了,还要旅游,我们陪这些老家伙,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。”

    吴大爷也深有感触,叹了口气,说“是啊,也就生病的时候,他们才肯抽时间陪陪咱们。不过也不能怪他们,现在的生活节奏快,年轻人的压力都大啊。”

    钱奶奶呵呵笑了“谁说不是呢?我是想好了,等再过两年,我孙子也大了,我就和我家老头子找家条件好些的养老院,我们两个的退休金就够养老院的费用。”

    “住养老院?那怎么行?你儿子不管你了?”李大爷差点就挑起脚来“哪儿有这样的道理?养儿防老,老了都去养老院,我辛辛苦苦养儿子干嘛呢?”

    “你呀,老脑筋!都什么年代了?”钱奶奶用手点指着他“养老院也和以前不同了,环境好条件也好,每天都能和同龄人说说笑笑的,多好?”

    “养老院的服务员能比儿子照顾你好?”李大爷不信“他们还不是为了挣钱?”

    吴大爷调侃他“有什么区别?你不给你儿子钱,他就能给你好脸色?”

    “那又怎么样?那也是我儿子。我宁可贴我儿子的冷屁股,也不看别人的笑脸子。”李大爷说。

    “咱们今天不说这些,只谈开心的事情。”就有人出来拦着,怕他们两个再吵起来。

    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把办公桌拼在一起,请老邻居们围桌子坐了下来,他们把准备的茶水、瓜子、糖果摆放好,请大家尽情地畅聊。

    有人带来自己做的饭菜,请大家品尝,人们都想起来,当初住在一起那会儿,他们就是这样的,谁家做了好吃的,都要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点。

    刘阿姨后悔自己空着手就来了,暗暗埋怨自己粗心,早知道会这样,也该准些自己的拿手菜来。

    “唔……”她尝了一口李大妈做的红烧鱼,熟悉的味道让她满意地眯起了眼睛“好吃!”

    “还有我做的狮子头。”

    “快来瞅快来瞧,我做的口水鸡是不是色香味俱全?”

    一时间,大家笑成一片,邻居们的手艺不见得有多好,可这每一道菜,都有一份情义在里面,吃起来,就觉得分外爽口。

    “等到明年,回迁楼盖好了,我们都搬到新家了大家伙儿还要聚在一起,好好儿热闹热闹!”

    “那必须的啊,来,老伙计们,以茶代酒,我敬各位一杯!”

    每个人都真情流露,对老邻居诉说着离别的不舍。

    其实,他们每个人都清楚,他们这个年纪,也许有的人搬出去,就再也等不到搬回来的那一天了。

    可是,他们今天不想提那些不开心的事情,他们都想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邻居们。

    刘阿姨本来是不喜欢这种聚会的,她认为,虽然相聚的时候大家高高兴兴的,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,那时难免会伤感。

    与其这样,还不如不聚。可是,住院的时候,邻床的死深深震撼了她,她头一次觉得,死亡离自己那么的近,那么的真实,她甚至都嗅到了它的味道。

    她明白,自己这个年纪,要

最后的正阳街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